首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本企業發布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順利召開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四周年,9月28日,首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本企業”發布會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行。
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翁祖亮和各位區領導與企業代表會面并合影,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杭迎偉,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副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姬兆亮,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宏舟,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李軍,市口岸服務辦公室副主任武偉,上海證監局副局長吳萌,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李晉,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辛翎,浦東新區副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希,市工商局副巡視員繆鈞,本屆評選活動的評委會執行主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原院長朱曉明出席了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海關等中 央駐滬單位和市、浦東新區相關部門、各片區局、內設局等近40家單位負責人,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20多家中 央及本地媒體,以及首屆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經典樣本企業代表500余人參加發布會。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 央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四年來,上海自貿區堅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試,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和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基礎性和核心制度創新,100多項改革創新成果已分領域、分層次在全國復制推廣,努力成為在新形勢下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標桿和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自貿試驗區時曾明確要求,要“把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把防控風險作為重要底線,把企業作為重要主體,重視各類企業對制度建設的需求,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試驗區建設”。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重要立足點,就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讓更多市場主體有實際的獲得感。
為展現自貿區給企業帶來的制度紅利,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并利用自貿區創新制度,在更大范圍內復制和推廣自貿區的創新政策與經驗,2017年3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啟動首屆“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本企業”評選活動,搭建展示自貿區四年來制度創新成果的平臺,發現并推廣具有典型意義的自貿區內企業運營模式,主動將自貿區制度紅利惠及更多企業。評選活動歷時6個月,組委會通過組織推薦和企業自薦兩種方式,向全區8萬多家企業廣泛發動和征集,歷經媒體發布、企業申報、實地走訪、專家委員會投票、網絡投票等程序,在此過程中,深入了解企業對自貿區創新政策的利用情況及帶來的效益,并對企業運用自貿區創新政策情況進行宣傳和普及。最終結合專家評委會考察評審、組委會數次討論研究,評選出首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經典樣本企業”
會議發布了十家“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本企業”和六家“制度創新樣本企業”:
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本企業(按企業首字母排序)
普華永道商務技能培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阿特蒙醫院有限公司
上海百家合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暢聯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歐萊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上海元初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索尼物流貿易(中國)有限公司
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
改革創新樣本企業(按企業首字母排序)
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華領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美安康質量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保 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申能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杭迎偉在講話中表示,企業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主體,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進一步激發了市場創新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截至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新注冊企業4.8萬家,超過掛牌前20多年的總和。月均注冊企業數量是掛牌前的5倍,新注冊企業活躍度超過80%。新設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8781家,占比已從掛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近20%。實到外資167億美元,相當于掛牌前20多年總和的兩倍。
杭迎偉表示,此次評選出的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本企業和六個制度創新樣本企業來自上海自貿區的各個片區,涵蓋了外企、國企和民企,突出體現了自貿區制度創新的典型性和突破性,惠及企業的制度創新包括了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各個領域,是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服務企業,企業積極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寫照。
杭迎偉提出,下一步,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將繼續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當好標桿,全面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中的各項目標任務,強化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從企業發展需要和切身感受出發,對照國際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進一步營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舞臺、更適宜的環境、更優質的服務。相信自貿試驗區的企業一定能夠在自貿試驗區的熱土上捕捉更多的商機、實現更大的發展、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