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惠團隊突破原創“去化療”肺癌治療:兩個國產藥聯合應用控制率100%
【來源:上觀新聞】
在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到來之際,肺癌臨床研究領域又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上海市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韓寶惠團隊開展的臨床研究項目“鹽酸安羅替尼膠囊一線聯合用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探索性研究”取得zui新成果。這是世界范圍內di一項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評估“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一線聯合的前瞻性臨床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并驗證了“去化療”模式(免疫治療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在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療效及安全性,引領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領域的新風潮。
創新思路,國產原研藥強強聯手激發新潛能
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患者的85%,近年來,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抗血管生成藥物等新治療策略的興起,晚期肺癌治療成效持續提升。對于那些沒有基因突變的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既往的免疫治療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都是在化療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臨床上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往往會降低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也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療效和生存時間。
為了在保持療效的基礎上解決這一問題,韓寶惠團隊開始致力于探索一種更具安全性、耐受、有效的新聯合治療模式。
“信迪利單抗”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PD1抑制劑。“安羅替尼”是國產1.1類創新藥,也是全世界wei一一個單藥獲得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適應癥的多靶點抗血管生成口服藥,已在2018年獲批上市。此前,安羅替尼的全國多中心II期及III期臨床研究都是由韓寶惠為主PI完成的。
基于這兩項藥物的優質療效,韓寶惠團隊大膽設想,創新設計了“國產免疫藥”+“國產靶向藥”強強聯合的治療思路,并牽頭開展了“信迪利單抗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Ib期臨床研究,首次提出了“去化療”理念的肺癌免疫治療聯合抗血管藥物治療模式。
成果喜人,“去化療”原創研究兩次亮相世界
此項研究從2018年9月開始首例患者入組,僅5個月就完成全部樣本量入組。初步數據顯示,該聯合治療模式的療效和安全性令人驚喜。
新研究結果顯示,入組患者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安羅替尼作為線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高達72.7%,即腫瘤縮小了30%以上;疾病控制率(DCR)為100%,即沒有患者的腫瘤出現進一步增大的情況;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15個月,12個月的存活(OS)達到95.5%。對比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聯合治療效果,這些數據都毫不遜色,部分指標甚至更勝一籌。此外,這一聯合模式的安全性也是可圈可點,并未出現顯著不良反應。研究證實,抗血管藥物聯合PD-1免疫治療,不僅取得了以往聯合化療的療效水平,還能更好地改善腫瘤細胞生長的“土壤”環境,有效提升一線肺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真正實現了“去化療”的目標。
突破在望,晚期肺癌患者將獲得全新治療選擇
“去化療”治療模式打破了國際慣用的治療標準和思維模式。
未來,晚期肺癌患者將多一種全新的治療選擇。韓寶惠表示,“一線治療策略的選擇至關重要,患者越早獲得精準、有效的治療,越能取得更佳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免疫治療,顯示出了極佳的安全性和療效,取得了1+1>2的臨床效果。這讓我們看到了破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手段局限困境的新方向,也看到了國產原研藥物新的潛能,是非常具有前景的聯合治療策略。”
免去了化療,患者不用再忍受痛苦的不良反應,也減少了因無法耐受而放棄治療的情況。整個治療過程更加便捷,大大提升了就診效率和就醫體驗。治療的有效率和有效時間明顯延長,患者有了切實的獲益。50歲的安徽患者汪先生目前已接受該治療模式2年4個月,與普通人無異,每天仍能上半天班。“它讓我避免了對化療的恐懼,費用也更經濟實惠,每個月僅不到5000元,感謝專家團隊帶來的前沿治療方案!”
目前,韓寶惠團隊已在積極推進此項研究的II期試驗,持續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此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同時,這項技術也已經啟動相關的專利申請。
從推動國產原研藥“安羅替尼”上市,到探索其聯合免疫治療實現“去化療”模式,胸科醫院始終不懈追求更創新、更有效、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讓更多患者看到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