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教授:中國消化道腫瘤研究百花齊放,任重道遠|2021 BOC/BOA專家聲音
2021年7月2-3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聯合北京市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21年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進展研討會(BOC)暨Best of ASCO? 2021 China”在成都順利舉辦,愛問醫生·新浪健康現場采訪到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據2021 ASCO ,請您介紹下我國在胃食管消化道腫瘤領域的研究成果?
李進教授:過去一年,中國臨床研究工作者們辛勤耕耘,取得諸多成果,今年ASCO會上有20多位中國研究者進行口頭報告,足見中國研究為全球腫瘤研究做出的貢獻,尤其在以下幾方面:
1.中國本土企業研發的PD-1單抗聯合化療在食管癌取得重大突破,引起世界范圍內廣大國際同行關注。食管癌是中國特色腫瘤,我國與歐美國家存在巨大差異—歐美以腺癌為主,中國以鱗癌為主,如何提升食管鱗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一直備受中國醫生關注,未來中國食管癌患者可以選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本土PD-1藥物;
2.肝癌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步,如秦叔逵教授領銜的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
3.腸癌方面涌現出很多新藥,如PD-1單抗聯合小分子靶向藥物,包括瑞格菲尼、呋喹替尼、安羅替尼等,盡管相關研究處于比較初步的階段,未來希望能夠通過更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切實造福廣大患者;
李進教授認為,總體來說中國研究在全球范圍內有很大進步,但距離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一些差距,希望各位同道共同努力,推動中國抗腫瘤新藥創新進程,為全球腫瘤事業做出貢獻。
基于李進教授采訪中談及的研究進展,小編選擇了以下部分食管癌相關研究作為延展閱讀:
一、ESCORT-1st研究:一項隨機對照、雙盲III期臨床研究比較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和單純化療一線治療轉移性或進展期食管鱗癌的療效:該研究是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納入的患者按1:1分配至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和安慰劑聯合化療,化療方案為紫杉醇+順鉑方案,首要研究終點是總生存和獨立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和化療聯合安慰劑組的客觀有效率分別為72.1%和62.1%,中位應答時間分別為7.0個月和4.6個月。
二、Keynote-590研究的中國亞組分析:一線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化療在進展期食管癌的療效:該研究共納入了749例食管癌患者,本項研究對其中106例中國食管癌患者進行了亞組分析,其中食管鱗癌占98.1%,男性患者占88.7%,PD-L1 CPS≥10患者占49.1%,51例患者分配至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55例患者接受化療。兩治療組的客觀應答率分別為37.3%和20.0%,中位應答時間分別為6.4個月(2.2+ to 18.9+) 和4.0個月(1.5+ to 16.6+)。
三、RATIONALE 302研究:替雷利珠單抗對比化療二線治療進展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III期隨機對照研究:該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共納入512例進展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食管癌鱗癌患者,患者按1:1分配至替雷利珠單抗和研究者選擇的二線標準化療組(紫杉醇、多西他賽或伊立替康),替雷利珠單抗組顯示出更高的客觀應答率(20.3% vs 9.8%)和更長的持續應答時間(7.1個月vs 4.0個月; HR 0.42, 95%CI 0.2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