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 | 腫瘤患者到底怎么吃?這些飲食誤區不要踩!
最近因為秋冬換季,醫生在出門診時,遇到不少患者和患者家屬問,和飲食營養相關的問題:
-想給媽媽燉點雞湯補補身體可以嗎?
-聽說腫瘤患者要少吃雞蛋牛奶和好多發物,是真的嗎?
-每天少吃點,或者只吃素,是不是可以阻止癌細胞生長?
腫瘤患者由于腫瘤及治療副作用等原因,常常伴有食欲下降、味覺改變、厭食等癥狀,導致進食困難。腫瘤患者吃什么,該如何吃好,關系到患者的術后康復狀況,是患者和患者家屬在日常護理時常常考慮的問題。
今天,高博醫療集團上海阿特蒙醫院護理團隊,就患者及家屬在日常飲食營養方面的常見問題答疑解惑。
誤區1:生病了就要大補
認為生病了就要補身體,從而忽略正餐,大吃如人參、阿膠、鹿茸、蟲草等保健品。
糾正:保健品不是藥,不能治病,光依靠保健品是達不到治療效果的。
簡單來說,保健品就是吃了沒有期望中的作用,對健康可能沒有危害,但對經濟壓力偏大的癌癥患者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如患者還在接受治療、在吃藥,吃保健品還可能導致肝腎代謝負擔加重。另外,過度把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會導致耽誤正常營養的攝入和治療。
誤區2:牛羊肉是“發物”,不能吃
有患者出現盲目忌口,忌食“發物”。
糾正:新鮮的食物是沒有好壞對錯的,重要的是如何搭配和烹調加工。很多患者在注重膳食營養的同時,存在過度忌口,不敢吃一切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單純吃蔬菜,結果導致營養不良。患者需要的大部分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都在肉里。腫瘤患者一般不需要特別忌口,只要選擇新鮮的食材,注意食品衛生、烹調合理,都是可以食用的。
那是否有食物需要嚴格忌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加工肉類被評定為一級致癌物,加工肉類如臘腸、咸肉、醬肉、火腿等,是腫瘤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
誤區3:少吃點,可以“餓死”腫瘤
有患者不敢進食,擔心過度營養導致癌細胞進展得更快。
糾正:不少腫瘤患者由于缺乏科學的營養知識和營養指導,誤以為進食豐富的飲食后會為癌細胞的生長提供養分,節食甚至想用“饑餓療法”把腫瘤細胞“餓死”。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營養會促使癌細胞生長,反而是如果減少或停止營養支持,一旦惡性腫瘤患者機體所需營養得不到補充,腫瘤細胞會大肆掠奪正常組織細胞營養,會直接導致患者體重下降、免疫力低下,嚴重時繼發感染甚至導致死亡。
誤區4:湯水比肉有營養
糾正:和健康身體相比,有癌細胞存在的身體,比健康人群更需要充分和科學的營養支持;再加上手術和放化療的影響,癌癥患者很容易營養不良。事實上,無論是燉湯、藥膳湯還是魚湯等食物的營養成分只有小部分會融到湯里,只有少量的氨基酸和脂肪,熱量也不高。而患者需要的大部分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都存在肉里。
如果經常喝這種高嘌呤的老火靚湯,是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可能會誘發痛風和加重其病情。
誤區5:打營養針可以不吃飯
糾正:營養針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但不宜過度依賴營養針而長期不進食。人體通過胃腸道進食、食物進入腸道吸收是自然狀態,如果長時間不進食,腸黏膜就會萎縮,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腸道黏膜屏障作用被破壞,其腸胃會愈加衰弱,導致營養吸收會更差,體質更難恢復。
總結
癌癥患者的身體,因為有了癌細胞,比健康人群更需要充分和科學的營養支持。
面對窮兇極惡的癌細胞,身體日日夜夜派出“軍隊”殊死搏斗,并且還要組織力量維持機體正常運轉;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保持充足的營養攝入,讓健康細胞有足夠的“后勤裝備”,在得到醫生等專業力量支持下,打贏這場戰爭。
溫馨提示:因不同階段的腫瘤患者病情差異,治療時有不同的飲食要求。本文僅做常規飲食參考,個性化飲食指導請咨詢專業臨床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