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他們過得還好嗎?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幸遭遇了癌癥的大考
在生死大門徘徊,2022年即將來到,我們關心這些患者
他,她,他們過得都還好嗎?
我們期盼醫患齊心,攜手跨過一年又一年
新年,新生。
與癌共舞:她活出了令人羨慕的模樣
2021年初,張女士(化名)確診了乳腺癌,經歷了數次的化療、放療。12月30日,在高博醫療集團博醫同行元旦聯歡會上海阿特蒙醫院分會場上,張女士深情朗誦了一首原創散文詩《杏林春暖》。在舞臺上的她自信美麗、容光煥發。如果不說,完全看不出來是剛經歷過化療的折磨。
“如果沒有患癌,也許我的生活是安逸的;然而人生的磨難、疾病的折磨給了我一種別樣的生活,堅定了意志,強大了內心,成熟了心智。除了積極尋找治療方法外,我還在心理上調整自己重塑自我,開心就是免疫力,與癌癥和平共處,且知足常樂。”張女士和身邊的患友聊起自己患癌心路。
在那春暖花開的季節
我遇見了獨一無二的你——阿特蒙
厚愛之心撒下花香遍地濃
你們是黑夜里照亮前行的一束光
驅散迷霧,讓我們不再迷茫
……
感謝你,阿特蒙
因為有你
讓我們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
快樂幸福地走向明天
——摘自詩朗誦《杏林春暖》作者:張女士
與最愛的人,是舍不得說再見的
“我的愛人得了癌癥。從此,我不知道,哪一句晚安會變成永別,哪一個轉身會變成永遠……”
“從那一天開始,我的世界再也沒有晴天,我每天都哭,只在他睡著了之后……”
她是一位在高博醫療集團上海阿特蒙醫院治療的患者家屬,回憶起丈夫得癌的情景,再次紅了眼眶。丈夫被診斷腸癌晚期骨轉移,起初的她每天以淚洗面,但她說最幸運的事,是在上海阿特蒙醫院遇到了一位好醫生——李進醫生團隊周俊主任。
“丈夫是非常理性的人,周主任在我丈夫的床邊,用了45分鐘時間詳細地說明了病情以及治療過程可能出現的不確定,然而正是這45分鐘漫長交談,我的丈夫堅定的說‘周醫生,我的命交給你了’。”患者家屬說道。周俊醫生從丈夫的身體情況出發,詳細地為其制定了綜合治療方案。經過多周期的靶向免疫治療,將丈夫從死亡的邊緣拉扯了回來。
“能活著,比什么都重要,看著他一天天好起來,是周主任讓家屬的不放棄有了意義,現在每一天的陪伴我感覺都是賺的,感謝阿特蒙。”
立了個小目標,我也能走過5年
“5”, 對于常人來說或許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字,對于癌癥患者卻有著特殊的意義——患者經過治療如果能夠生存5年以上,復發或轉移的概率大大降低,醫學上通常認為其實現了“臨床治愈”。
沈先生是一名62歲,食管癌多發轉移瘤的患者。第一次診斷時,他被醫生告知生存期最多就是2到3個月時間。他和家人不甘心。歷經了半年的奔波求醫,一個又一個治療方案的失敗,他消瘦虛弱,面容憔悴,水米難進,從不甘心慢慢開始死心,每天都是生命的倒計時。
剛來到高博醫療集團上海阿特蒙醫院的時候,他已把遺囑寫好了。“不要這么想,你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一起把時鐘撥慢一點” ,主管醫生楊英一直給他打氣。
經過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僅1個半月時間,沈先生的身體狀況明顯好轉,這大大鼓舞了他的治療信心。出院后不久,他開心的與醫生和患友分享道,自己最近可以買菜做飯了,還給自己立了"5年"的小目標,他說有目標才有奔頭。
寫在最后
在高博醫療集團上海阿特蒙醫院治療的三位患者和患者家屬,提供了抗癌治療路上的三個“非標準答案”,他們分享了自己關于2022年的新年愿望。這些愿望如躍動的火光,微小溫暖,支撐著患者家庭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新的一年,我們和無數患者一起,攜手創造更多奇跡。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