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早起活動受限,竟因“晨僵”來襲,當如何應對?
李阿姨今年60歲了,退休后閑著沒事干,每天在家做做家務活兒,跳跳廣場舞,生活可謂悠哉。可是,最近她的舞她似乎跳得不太愉快……原來,是因為她越發感覺自己的手很不舒服:不僅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兩只手有些僵硬,洗臉刷牙都不太靈活,有時候長時間不活動也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而一般過個十來分鐘,癥狀也就自行緩解了。
在舞蹈隊朋友的推薦下,李阿姨到上海阿特蒙醫院找了骨科專家呂宏主任,經評估診斷,呂主任告訴她這個癥狀叫“晨僵”,李阿姨是得骨關節炎了。
那什么是晨僵?晨僵的嚴重程度如何區分?骨關節晨僵有何特點?如何緩解晨僵現象,且聽上海阿特蒙醫院骨科主任呂宏醫生為您解答~
呂宏 骨科 副主任醫師
Hong LU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醫學專長
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博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后。曾任上海開元骨科醫院關節外科主任,擅長關節疾病(關節疼痛、半月板損傷、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滑膜炎、關節游離體)的診療。熟練運用關節鏡微創治療各類肩、膝關節運動損傷,熟練掌握人工髖、膝關節置換手術。中、英雙語接診,具有豐富的商業保險醫療服務經驗。
什么是晨僵?
在日常生活中,像李阿姨這種癥狀并不少見,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類似情況發生,我們稱之為晨僵。
所謂晨僵,也就是指晨起或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后出現的關節僵硬感和膠著感,活動后可以自行緩解。
患者一般會手發僵、握拳困難,需要一段時間活動才有好轉。
晨僵是多種炎性關節病的早期特征,但并非炎性關節病所特有,通常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纖維肌痛患者中比較明顯[1]。
晨僵嚴重程度區分
輕度:起床或睡醒后,1-3個指關節與腕、趾關節腫痛和僵硬。活動數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晨僵現象有所緩解或消失。
中度:起床或睡醒后,4個以上小關節或1-2個大關節腫痛和僵硬。活動1-6小時左右,僵硬感才能緩解或消失。
重度:起床或睡醒后,7個以上或全身多關節腫痛和僵硬。且腫痛僵硬現象經活動并且得到好轉,甚至持續較長時間,必須服藥才能得到緩解。
骨關節炎晨僵特點
骨關節炎與炎性關節病的晨僵特點有所不同,以類風濕關節炎為例,類風濕關節炎晨僵時間通常大于 1 小時,而骨關節炎患者晨僵持續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 30 分鐘,并且程度較輕。
如何緩解晨僵現象?
1、服藥治療
有中度以上晨僵現象的患者,應該遵循醫囑按時服藥。不可以憑自己感覺,就換藥、停藥,或者增減藥量。
2、溫水浸泡
早上出現晨僵時,不要太過勉強活動身軀,可以準備一些溫水,將僵硬的關節部位浸泡在溫水中,疏通硬化的關節組織,緩解晨僵現象。
3、關節保護
經常出現晨僵現象的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保護關節組織,尤其是有晨僵問題的關節部位。比如膝關節晨僵,那就在膝下墊軟枕;如果足關節晨僵,那就在足部放置足板。
4、健康飲食
晨僵患者日常力求清淡,容易消化,并且多攝取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相反,辛辣、刺激胃腸的食物就盡量少吃。
5、預防感染
平時多多運動鍛煉,提高自抵抗力與免疫力,預防呼吸道感染。在氣溫較低的季節或環境中,注意保暖,減少停留時間。
出現晨僵,怎么辦?
當出現晨僵時,患者應該觀察持續時間,注意受累關節部位、無關節腫脹及疼痛、疼痛與活動的關系等其他癥狀,同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以鑒別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炎等疾病,進行早期、規范的治療。
對于患有關節炎的朋友來說,冬季是“最難熬”的季節,寒冷刺激會使原本穩定的病情加重。關鍵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是天氣原因。
對此,上海阿特蒙醫院就特推出了”暖冬計劃“,其中就有針對骨關節疾病篩查的冬日暖心套餐,套餐包含骨密度精查、血沉、骨鈣素、風濕三項、MRI平掃等。
套餐原價:910元,活動價:377元
活動有效期:即日至2020年12月31日
長按以下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參考文獻:
[1]Gary Firestein, Ralph Budd, Sherine E Gabriel, et al.KELLEY’S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 (9th Edition)[M].Elsevier Saunder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