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胰腺癌、肺癌大爆發,金斯伯格是如何逆瘤而上21年?
2020年9月18日,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因癌癥并發癥去世。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1999年結腸癌,切除了部分腸道,
那一年她66歲;
2009年胰腺癌,切除了部分胰腺和脾臟,
那一年她76歲;
2018年患肺癌,切除了部分肺臟,
那一年她85歲;
2019年胰腺癌復發,
2020年因胰腺癌復發轉移去世,
享年87歲。
那這樣傳奇的一位人士,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希望大家能從從她的故事中,獲得更多啟示~
1、當癌癥降臨到她的母親和丈夫
1933年,一個名叫金斯伯格的小女孩在猶太人家庭呱呱墜地。然而,這個小女孩的成長歷程似乎并不那么順遂:
首先是,種族和性別歧視的潮流盛行。
小時候,當金斯伯格與父母旅行時,路上的餐廳、賓館門口立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其次是,她的一生竟然要與癌共舞:
小時候,金斯伯格的母親就患有癌癥。但母親盡力撫養她長大。她從來沒有忘記母親的話:
“如果你能遇見白馬王子,并一同共度余生,這當然很好,但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
在康奈爾大學,金斯伯格遇到了她的白馬王子——馬丁。然而,在法學院的最后一年,馬丁不幸罹患睪丸癌。在金斯伯格的照顧之下,馬丁戰勝了癌癥,順利畢業,成為律師。
2、腸癌、醫腺癌、肺癌,她逆瘤而上21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斯伯格也邁入人生的66歲,自此開啟了自己逆瘤而上的21年生涯。
要知道,癌癥最大風險因素是年齡。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幾乎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都得面臨癌癥。
1999年,66歲的金斯伯格被診斷出腸癌。她積極接受手術、化療和放療,同時她也照常工作。
2009年,76歲的金斯伯格被診斷為胰腺癌。因惡性程度差,五年生存率極低,胰腺癌被稱之為萬癌之王。蘋果教父喬布斯就是因為胰腺癌離開人世。在癌癥面前,有的人選擇了退卻,有的人,如金斯伯格,在手術后8天,她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2018年,83歲的金斯伯格在辦公室摔倒,造成肋骨骨折。肋骨CT顯示肺部有結節,病理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她接受了肺葉切除術。
2019年7月,84歲的金斯伯格在血液檢查中發現異常,經過病理診斷為胰腺癌。8月開始,她接受了立體定向消融治療。
直到2020年9月18日,她輝煌的一生才畫上句號。這時,很多人會問,抗癌21年,金斯伯格是怎么做到的呢?
3、癌癥之下,她依然樂觀生活、積極工作
在第一次患癌后,金斯伯格就開始了健身之路。堅持運動,保持免疫力,是預防和抗癌的重要因素。
通過堅持不懈的鍛煉,身體得到了很大改善。她的私人教練曾說,金斯伯格是個硬氣的女人,從不說“我不能”。通過堅持不懈而卓有成效的鍛煉,金斯伯格在80歲時可以一次做20個俯臥撐,身體得到了大幅度改善,運動的習慣也一直保留下來了。她的教練也因此事小小地出名了,后來還出了一本書叫《RBG健身程序:她如何保持強壯……你也可以!》
金斯伯格在患癌后,沒有自暴自棄,反而積極投入工作和生活。她說:“是工作拯救了我,專心做事,我就不會把心思放在我身體的不舒服上面。” 積極樂觀,努力工作和生活,才能逆天改命。

我們相信,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相信會有更多的癌癥患者能像金斯伯格一樣獲得更長的癌后生存期。
部分資料來源:
《異見時刻》
《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傳奇一生》